天后宮曾於1750年(乾隆15年)、1792年(乾隆57年)、1818年(嘉慶23年)、1845年(道光25年)以及1885年(光緒11年)等多次重修。
1919年(大正8年)由於天后宮牆垣傾毀,且遭中法戰爭及甲午戰爭破壞,狀況殘缺。遂由臺廈郊及士紳富商發起募款重建,買下廟旁店鋪擴大地基,並增加前進和後殿。重修過程中,在地下挖出「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」碑,印證前述1604年沈有容迫使荷蘭人離開的事蹟。這是台灣地區第一座漢人所立之碑。1922年(大正11年)天后宮改建完成,奠定今日澎湖天后宮建築之基礎。
1983年(民國72年)澎湖天后宮經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。同時動工整修,至民國74年(1985年)完工開放。
2011年(民國100年)天后宮長年風雨侵襲早已造成廟宇本體受損嚴重,清風閣更成為危樓建築,早有整體大幅修復之必要。7月16日,修復工程開工,預計2013年(民國102年)完成。
建築
目前的澎湖天后宮格局與樣貌奠定於1922年(大正11年)之重建。主持建造者為原籍廣東潮州的匠師藍木,這使得澎湖天后宮具有潮州風格,和台灣多數寺廟以閩南風格為主不同。佈局
澎湖天后宮面向港口,座北朝南,顯示地位極高。廟順坡而建,前水後山,有風水意義。建築佈局為三殿式二院,即三川殿、正殿以及清風閣(後殿),分別順著地形升高。廟埕與三川殿交接處設有多角形的石階,香客需循階而上進入廟中,這在台灣廟宇中為獨一無二的設計。三川殿為三開間,殿左右與護龍相接,是多風的澎湖地區建築之特色。正殿奉祀金面媽祖,左右護龍分別奉祀註生娘娘以及供奉當地節孝烈婦的節孝祠。
清風閣又稱公善樓,為當地文人聚會之所。
木雕與彩畫
參與細部裝飾的匠師,有木雕師黃良與蘇永欽,彩畫師陳玉峰、朱錫甘與潘科,都是當時台灣的一流匠師。天后宮的木雕反應近代台灣寺廟雕刻的精緻和寫實路線,多用樟木以利細節表現。木匠受到嶺南畫派影響,使用內枝外葉手法做出凹凸的層次。
正殿神龕左右兩側,有四幅廣東匠師朱錫甘的擂金畫,即以金箔粉畫在尚未完全乾燥的黑漆之上,藉由金粉的疏密表現濃淡。前殿彩畫由台南畫師陳玉峰負責,展現和廣東畫師不同的風格。其中前殿後步口的木柱上有錦紋畫,以繪畫模仿錦布包住柱子的裝飾,在台灣十分少見,具有珍貴價值。
資料來源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6%BE%8E%E6%B9%96%E5%A4%A9%E5%90%8E%E5%AE%AE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